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林志丹下企业锻炼工作总结

2014-11-27  人文科学学院  林志丹  访问量:

为了进一步拓宽教师多元化、多渠道的培养途径,提高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院组织安排教师暑期下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工作经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积极响应学院的号召,为了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及道德素质,于2014年7月25日到2014年8月25日深入到长沙张好记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实践锻炼。感谢学校领导、人文系领导和张好记先生的大力支持!
经过这一个月的工作,我加深了对“旅游规划”和“休闲农业”业务的认识,了解了规划文本编制的前后;并对相关企业的运行模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更深刻的了解,对于“旅游管理”和“观光农业”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次的工作经历,锻炼我的专业技能,培养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事团队合作、共同前进的精神。
下面就是我在公司实践锻炼的情况总结:
一、基本情况
长沙张好记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前身为长沙壹贰叁农业规划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休闲农业规划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咨询服务专业公司。2013年获得国家旅游规划丙级资质证书(证书号:湘旅规丙003-2013)。公司主营旅游策划、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及景区、休闲农庄提升等业务。
公司是张好记先生创办的,张先生是泛休闲农业智库首席观察员,“三农战线奥运火炬手”,2007年开始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全国范围内最早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领域人士之一。目前,公司规模不大,办公场所是一间由酒店客房改造成的工作室。张先生带领10余名专职人员,致力于从顶层设计到分类指导、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从信息共享到定向协作,引导休闲农庄成为农业大观园、教育大课堂、生态会客厅、聚会大本营、美食嘉年华、特产购物村、科普新阵地、艺术新载体,促进城市与乡村、生态与经济、传统与时尚、技术与艺术、文化与创意、产业与平台的融合发展。
二、实习内容
在企业实践期间,我受到张好记先生及员工的热情接待。在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实习过程中,我首先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及工作人员,很快熟悉了自己实践工作的环境。张先生给我配置了办公电脑,并将他自己编写的一套“休闲农业”方面的书籍赠送给我,同时也拿出公司已完成的规划文本让我学习,我进一步熟悉了公司的主营业务。之后,我还了解了公司资产及所有者权益状况,以及公司资金链、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情况。期间,张好记先生带着我去新化县调研和做汇报,让我深度参与公司的业务。我认真研读了张先生他们前期编制的“新化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文本,并从整理新化县域相关资料入手,参与中、后期的规划文本修改和完善工作,熟悉了编制旅游规划的全部过程。
来到公司,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到岗上、下班,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以一名学生的姿态来向大家学习、取经、虚心求教,向张先生请教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及文化创意等问题;向各位文案撰写人员和规划师们详细的询问了规划调研、文案构思、文化创意、客源市场预测、勘察现场、规划设计与制作相关知识,并且和公司文案人员商讨规划文本的修改和写作;向公司资深设计师们,请教旅游规划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初步学习了“Photoshop”、“AutoCAD”、“PageMaker”软件。
三、实习体会
 
这段时间,张好记先生及他所带领的团队人员敬业爱岗、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深深教育了我,让我明白到工作就是要这个样子,让我受益匪浅。实践锻炼是培养“技能型”、“双师型”教师的需要。深入企业实践,使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得到了升华,实践教学能力和解决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1.更新了教学理念

 
下企业实践,像企业人员一样上下班,从事企业员工相同的工作。通过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交流,我感受到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深刻认识到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反映社会发展水平;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2.提高了实践能力
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工作实际,我带着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和设计师请教,提高了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了解了“休闲农业”新的信息。一个月的实践时间固然不能深入熟练的进行实践操作,但为我以后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实用的参照,基本可以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另外,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是具体到企业应用时差距还很大,同样,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学生身上,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
3.培养了课堂教学内容改革能力
深入企业实践,不仅使我体验了企业工作的艰辛,更重要的是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发现了教学内容和实际职业工作需求的脱节,了解了职业岗位(工种)对岗位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职业学校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高职教育新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提高了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下企业锻炼学习,我大量收集到了企业一线的相关资料,并了解了企业对学生素质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还通过企业锻炼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对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了解到教学与企业之间的差距,了解到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为以后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的工作中能有进一步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使我对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我也了解到企业的良好服务意识、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这些都是企业员工的基本要求,对我们下一步进行教学改革等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5. 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
企业在运作中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企业的管理决策层能够根据多变的环境及时的对公司的运营作出调整。这与学校发展所面临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在实践锻炼中亲身经历的几次企业的状况更加深了我的这种认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要把这种“变数”充分灵活的运用到学院相对稳定的教学环境中去,更好的培养能适应多变环境的人才。
6.提高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企业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是很严谨的,企业的决策更是需要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拿得下客户委托的规划项目,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作为教师,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就是我们的产品,只有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能为社会所用的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原来在工作中存在的些许懈怠思想一扫而空,树立了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责任感和迫切性,同时要增强自身治学的严谨性。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在企业中所学到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要把这种精神传播给学生,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期间,我通过观察、虚心请教、动手实践的方法对公司进行了解,但还是感到自身知识的匮乏,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只有把学院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运用相结合,才能更完全的掌握专业技能。
四、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1.企业倾向于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
能够胜任企业工作的人员,大多需要经过系统学习专业理论,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张好记先生的公司通过近几年的招聘发现,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对规划软件不熟悉,普遍缺少一些动手能力,来到公司以后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学习才能独立工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就业,在校期间我们应该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的训练,真正落实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我认识到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来建设和发展。
2.需要提高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了解到新招聘的毕业生普遍的缺少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职业道德,这也是企业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的工作环境是艰苦而紧张的,很多毕业生不能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思想上比较懒散,容易懈怠,因此,在学校,我们除了教授学生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应变能力
学校的环境相对是比较稳定的,一成不变的学习环境容易使学生缺少应变能力,企业环境的多变性恰恰需要的是这种能力,另外,企业发展需要创新,具体到员工身上,就需要员工也具有创新能力。所以希望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方面的能力。
五、对学院的建议
六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深刻认识到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特别是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去到相应专业的企业单位去工作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再次感谢学校和系部领导对我的栽培和关怀!
1、建议学校将这一好的项目——“教师企业锻炼项目”持续搞下去,并能够为下企业的老师们搭建实践平台,适当提高老师们去企业的有关待遇,以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将教师去企业的时间适当调整,让老师们更灵活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去企业锻炼。
2、多给下企业教师一些培养机会,如指导并帮助这些老师获得校级、省级课题的立项,让他们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去企业和经验丰富的职工请教,引进新的思路,以便今后教学的研究和相关专业的结构调整,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另外,请继续培养和支持这些下企业的教师,帮助其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如这次实践,我认识旅游规划制图的重要性,渴望继续学习规划相关软件的操作,恳请学校和系部领导给予相应的支持。
3、请学院加强和企业的沟通、联系,加深校企合作力度。如可以聘请企业优秀管理者和员工进课堂,可以给合作企业赠送锦旗,可以授予企业“优秀实训基地”荣誉等,从而既调动了企业接纳教师顶岗实践的积极性,又能让企业更加重视对我们下企业的老师的培养,达到双赢的局面。


(编辑:Admin)